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>政府信息公开>法定主动公开内容>民生领域

尼玛县人社局2022年度转移就业工作方案

来源:尼玛县人社局 访问量: 发布日期:2022-03-14

推进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牧奔小康的主要途径,也是提升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。为切实推进我县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。

一、指导思想和目标

以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为目标,把促进增收与保障企业用工有效结合,“返乡创业”建设为契机,全力抓好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工作,给县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相关产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,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

二、具体措施

()提高认识,统一思想,加强组织领导。

各乡镇、各部门要充分领会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,提高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,研究部署经济工作时,统筹考虑人力资源供求情况,认真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和落实项目带动就业工作。关注民生,服务就业,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()加强组织建设,充分发挥基层劳务输出站点的作用。

县转移就业组要准确把握各用工单位的招用工信息,对县内企业的用工信息及时发布,使招聘工作常态化,盘活县内人才资源市场,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配置,鼓励和引导我县富余劳动力走出去,使人才与市场形成良性循环。各乡(镇)、村居要为劳务输出所配备得力人员,充分发挥乡镇级劳动力市场的统筹协调作用,村级劳动保障平台要以各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为基础,下一步计划将劳动保障协理员定为公益性岗位,同时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,加大奖惩力度,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。乡镇、村居两级劳动保障工作站要以县人力资源信息网为平台,配置专用人员,发挥信息网络对人力资源流动的支撑作用,实现信息互通,资源共享。

(三)加强技能培训,全面提升尼玛县人才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。

充分利用国家及自治区有关就业的优惠政策,加大技能培训补贴的投放力度,对县内企业,尤其是对新入驻的企业在为其组织招工的同时,还要免费为在企业内务工的农牧民工开展技能培训,免费技能鉴定,并发放技术等级证书。同时,要统筹协调各技能培训机构,做好市场调研,根据行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培训计划,根据热门行业、热门工种开展定向培训,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培训,努力提高我县劳动力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,增加其对用工需求的适应能力,提高就业成功率。

()开展结对帮扶,实现企业与劳动力直接对接。

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,县转移就业组要与县内、县外企业开展结对活动,进行双向对接,实现定向帮扶,并定期按企业所需用工数量帮助其进行招聘,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合作。企业要完善用工制度,提高职工福利待遇,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。

()完善管理制度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

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,实施人性化管理,在保障农牧民工合法权益上下功夫,努力提高工资待遇,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环境,不拖欠工人工资,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,使工人真正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,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。

(六)加大宣传力度。

各乡(镇)要采取宣传展板、横幅、宣传手册等各种宣传手段,加大宣传力度,努力营造农牧民工转移就业的氛围,县转移就业组要定期举办宣传活动等形式,广泛宣传我县转移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,尤其在免费技能培训、初始创业帮扶等具体措施上,做到详尽通俗,不留宣传死角,提高农牧民就业信心。

三、工作目标

2022年度努力实现转移就业人数达到6000人以上,并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果,逐步形成就业导向、政策扶持、企业主导、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,健全培训需求调查、职业指导、分类培训、技能评价、就业服务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。到2022年末,努力实现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达900人次,达到“普遍、普及、普惠”的目标,即普遍组织农牧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培训覆盖率;普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资源,提高培训可及性;普惠性补贴政策全面落实,提高农牧民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。

四、工作要求

各乡(镇)、各部门要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认识程度,将此项工作列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明确目标,完善工作机制,落实方案要求的各项工作措施,积极探寻有利于农牧民工转移就业的新方法和新途径。并下大力量做好农牧民劳动力就业的宣传指导,及时宣传招工政策,随时更新企业的用工需求情况。

县转移就业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切实做好劳动保障组织建设,抓好职业技能培训、职业介绍,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劳动保障工作。结合自身实际,按方案的相关要求,从全县大局出发,认真做好各项工作,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

尼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
附件:

关联稿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返回顶部关闭本页